更多科目真題關注公眾號,回復【2023】獲取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0分在小題列的四個備選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題干】在《校邠廬抗議》一書中對興辦洋務事業的指導思想最先作出比較完整表述的是()。
A.魏源B.馮桂芬C.薛福成D.鄭觀應【答案】B
【解析】對興辦洋務事業的指導思想最先作出比較完整表述的是馮桂芬。他說,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個思想后來被進一步概括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魏源開創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1843年編纂《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考點】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一地主階級統治集團“自救”活動的興衰——洋務運動的興起【知識點】洋務運動的興起
2.【題干】戊戌維新時期譚嗣同撰寫的宣傳變法維新主張的著作是()。
A.《孔子改制考》B.《變法通義》C.《日本變政考》D.《仁學》
【答案】D
【解析】《孔子改制考》和《日本變政考》是康有為撰寫,《變法通義》是梁啟超撰寫。【考點】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折—一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知識點】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
3.【題干】以下不屬于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內容的選項是()。
A.民本主義B.民族主義C.民權主義D.民生主義【答案】A
【解析】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
【考點】辛亥革命——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三民主義學說和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知識點】三民主義學說和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4.【題干】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后確立的機關報是()。
A.《國聞報》B.《萬國公報》C.《新民叢報》D.《民報》【答案】D
【解析】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資產階級性質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機關報:《民報》。《國聞報》為戊戌維新運動時期嚴復主辦,《萬國公報》為廣學會發行,《新民叢報》為改良派的機關報。
【考點】辛亥革命——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一—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知識點】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5.【題干】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是().
A.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扯翻帝制、實行共和D.要不要改科舉和興西學【答案】B
【解析】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內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
(2)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3)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維新派和守舊派論戰的內容:
(1)要不要變法;
(2)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3)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學堂。
【考點】辛亥革命一―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一一三民主義學說和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知識點】三民主義學說和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6.【題干】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
A.戊戍維新運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國民革命【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個里程碑,其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i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國民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勢力,中國人民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明顯提高,它實際是迎接未來革命勝利的次偉大演習。
【考點】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一―辛亥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
【知識點】辛亥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
7.【題干】1911年4月,革命黨人在黃興瘺領下舉行的起義是()。
A.欽州起義B.惠州起義C.廣州起義D.武呂起義【答案】C
【解析】1911年4月27日,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遇難者有72人被葬于廣州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史稱黃花崗起義。革命形勢成熟,湖北新軍中的共進會和文學社決定在武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呂起義爆發。武呂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考點】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覆滅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知識點】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覆滅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8.【題干】1927年人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方針的會議是( ).
A.古田會議B.八七會議C.遵義會議D.瓦窯堡會議【答案】B
【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主要內容:①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總方針。②選出以瞿秋白為書記的中央臨時政治局。③毛澤東闡述了農民問題和武裝斗爭對革命的重要性,強調“政權是山槍桿子中取得的。"(記憶訣竅:一個總方針:一個人:一個經典論斷)1929年12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①批評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錯誤,并委托張聞天起草《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②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③會后決定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責任,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瓦窯堡會議: 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陜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瓦窯堡會議),提出抗日條件下與民族資產階級重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政策。(順口溜:瓦窯建統來抗日)
【考點】中困革命的新道路——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土地革命的興起和人民軍隊的創建
【知識點】土地革命的興起和人民軍隊的創建
9.【題干】1928年10月,國民黨通過法令,廢除北洋時期在形式上還存在的議會制度。該項法令是()。
A.《中華民國憲法》B.《.中華民國約法》C.《.軍政綱領》D. 《訓政綱領》【答案】D
【解析】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訓政綱領》,規定“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其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時,“以政權付托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之”:指導監督國民政府重大國務之施行,t山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行之”。這樣,北洋政府時期還在形式上存在的議會制度也被徹底廢除了。袁世凱毀棄孫中山苦心締造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1914年5月,炮制《中華民國約法》,用總統制聯代內閣制。
【考點】辛亥革命一-一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洋軍閥的統治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知識點】洋軍閥的統治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
10.【題干】1928年12月,從東北發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難幟”的是( )。
A.張學良B.張作霖C.段祺瑞D.吳佩乎【答案】A
【解析】張學良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國民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治。(張學良東北易幟>
【考點】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國民黨在全國的統治和中間黨派的政治主張——國民黨全國政權的建立及其獨裁統治
【知識點】國民黨全國政權的建立及其獨裁統治
11.【題干】毛澤東明確提出“以鄉村為中心”的思想的著作是是()。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答案】 C
【解析】1930年1月,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鄉村為中心思想,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困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1930年5 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表現了毛澤東開辟新道路、開創新理論的革命首創精神。
【考點】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辟
【知識點】農村包困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辟
12. 【題干】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于1930年8日成立,其主要領導人是( )。
A.鄧演達
B.張東蓀
C.黃炎培
D.張君勵
【答案】 A
【解析】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成立于1930年8月。其主要領導人是鄧演達。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組成的中間黨派:
(1)鄧演達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第三黨,1930. 【題干】8):
(2)梁漱溟為首的鄉村建設派:
(3)黃炎培為首的中華職業教育社: .
(4)曾琦、李璜、左舜生為負責人的中國青年黨(醒獅派、國家主義派);
(5)張君勵、張東蓀、羅隆基為代表的中國國家社會黨(再造派)。
【考點】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一- 國民黨在全國的統治和中間黨派的政治主張——間黨派的活動及其政治主張
【知識點】中間黨派的活動及其政治主張
13.【題干】1933年在福建發動抗日反蔣事變的愛國運動的將領是()。
A.馬占山和李社
B.馮玉祥和吉鴻昌
C.蔡廷鍇和蔣光鼐
D.張瀾和胡厥文
【答案】C
【解析】1933 年11月我黨支持國民黨第19路軍將領蔡廷鍇、蔣光藏以及國民黨反蔣愛國人士李濟深、陳銘樞發動的抗日反蔣的福建事變,并同第19路軍簽署《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
【考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 -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一-抗日救亡運動和共產黨人與部分國民黨人合作抗日
【知識點】抗日救亡運動和共產黨人與部分國民黨人合作抗日
14. 【題干】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重大勝利的戰役是( )。
A.平型關戰役
B.臺兒莊戰役
C.雁門關戰役
D.陽明堡戰役
【答案】A
【解析】1937年9月八路軍第115師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全國性抗戰開始后中國軍隊第--次重大勝利。
1938年3月,在李宗仁領導下,取得臺兒莊大捷。1937年10月八路軍第120師在雁門關一帶設伏取得勝利:1937年10月第129師成功襲擊代縣陽明堡飛機場。
【考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一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一--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
【知識點】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
15. 【題干】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的口號是( )。
A.向北發展,向南防御
B.和平、民主、團結
C.抗戰、團結、進步
D.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答案】B
【解析】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對H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 指出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 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立獨立自主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1945年9 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確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以集中力量爭取控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東北地區。抗戰時期,文化界提出“抗戰、團結、民主”為文藝創作的三大目標。抗戰文化在斗爭中得到新的發展。1947年10月10日,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正式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行動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極大地鼓舞了解放軍全體指揮員和全國人民的斗志。
【考點】為創建新中國而奮斗——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斗爭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斗爭
16. 1948年4月毛澤東元整提出新民主主又單命總路線的文獻( )。
A. 《<共產黨人>發刊詞》
B. 《新民主主義論》
C.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D.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答案】C
【解析】1948年4月1日,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提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1947年12月,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考點】為創建新中國而奮斗一--國民黨政府處在 全民的包圍中一-全國 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知識點】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17. 【題干】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的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關系的方針是( )。
A.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B. 同甘共苦,同舟共濟
C.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D.以誠相待,患難與共
【答案】A
【解析】毛澤東先后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5月2日最高國務會議上作《論十大關
系》報告。提出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要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在肅反中堅持“一個不殺, 大部不捉”的方針。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一-良 好的開局一-早 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知識點】早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18. 【題干】新中國第一次提出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術“四個現代化”奮斗日標的會議是( )。
A.第一屆全國人大- -次會議
B.第二屆全國人大- -次會議
C.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D.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答案】C
【解析】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周恩來總理在會上宜布:我國國民經濟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全國人民要努力奮斗,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中國共產黨第- -次鄭重向全國人民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順口溜:三屆人大第一次,實現四個現代化)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探索 中的嚴本曲折——“ 大躍進”及其糾正
【知識點】“大躍進”及其糾正
19. 【題干】1978年12月召開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會議是( )。
A.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 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
C. 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
D.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答案】A
【解析】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后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了我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全面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為劉少奇徹底平反。(順口溜:十-五中做決定,少奇平反恢名譽。) 1981 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黨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稱“第二個歷史決議”)。華國鋒辭去職務,選舉胡耀邦為中共中央主席、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順口溜:十-六中評價毛)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一一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知識點】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20. 【題干】為推進祖國統-大業,1979年1月 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重要文獻是( )。 .
A.《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改策》
B.《告臺灣問胞書》
C.《為促進祖國統-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
D.《反國家分裂法》
【答案】B
【解析】1979年1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代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 的講話,提出發展兩岸關系和推進祖國和平統- -的八項主張。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一-歷 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 -改 革開放的起步
【知識點】改革開放的起步
21. 【題干】1990年3月,鄧小平提出的關于中國社會主義農業改革與發展思想是( )。
A.三個主體,三個補充
B.兩個大局
C.兩個飛躍
D.三步走
【答案】C
【解析】1990 年3月3日,鄧小平提出中國農業的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飛躍":第- -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二個飛躍是發展集體經濟。1956 年9月15-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舉行,陳云在發言中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 0國家和集體經營是主體,- 定數量個體經營為補充;②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 范圍自由生產為補充,③國家市場是主體,-定范圍自由市場為補充。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開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系統的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完整地概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一-改 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知識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22. 【題干】2001 年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是( )。
A.建立廈門經濟特區
B.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C.開發開放長江三角洲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答案】D
【解析】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
【知識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
23. 【題干】在全國范圍內取消農業稅的時間是( )。
A.1990 年
B. 1999年
C. 2001年
D.2006年
【答案】D
【解析】2005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2006 年,全國范圍內取消農亞稅,為農民減輕稅費負擔1200多億元。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一-在新的歷 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知識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4. 【題干】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的會議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答案】D
【解析】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大會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大會提出的“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有機融合,統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中共十八大精神歸結到-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奪 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知識點】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5. 【題干】以不下屬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方位外交發展成果的選項是( )。
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B.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C.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D.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
【答案】A
【解析】1971 年10月,第26屆聯大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012年11 月8日至14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40年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001年6月正式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步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截至2018年8月,中國已同17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不斷諧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一-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
【知識點】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 【題干】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
【答案】
(1)根本原因是封建專制政權和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迫使廣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普遍激化,外國商品的輸入和鴉片販賣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國社會經濟的萎縮,人民生活更加貧困。
(3)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發生前十年,包括廣西在內全國自然災害頻發,大量災民流離失所。
【考點】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農民群眾 斗爭風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知識點】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27. 【題干】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內外政策的變化。
【答案】
(1)國民黨在重申堅持持久抗戰的同時,其對內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變化。1939 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
(2)蔣介石還將抗戰到底的含義解釋為“恢復到盧溝橋事變以前的狀態”。這標志著國民黨由片面抗戰逐步轉變為消極抗戰。
(3)這個階段國民黨對抗戰在全局上逐漸趨向消極,基本上實行保守的收縮戰略,以便保存實力:同時又抽出相當多的兵力用來限制、打擊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
【考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國 民黨的正面戰場與大后力的抗日民主運動一-戰略 相持階段的正面現場
【知識點】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現場
28. 【題干】《仲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作用、核心內容、意義。
【答案】(1)作用:《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2)核心內容:關于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的規定,是《共同綱領》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3)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執政地位。
【考點】為創建新中國而奮斗--新民主主 義革命的勝利一人民政協的 召開與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
【知識點】人民政協的召開與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
29. 【題干】從“一五”時期到1976年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及其意義。
【答案】
(1)這一時期最大的建設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中“從無到有"的問題。
(2)從國防和國家安全的考慮出發,這一-時期開展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不僅極大地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對改善工業布局和城市布局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3)意義: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在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之后贏得了經濟上的獨立,而且為中國以后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
【考點】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開辟中國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知識點】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30.【題干】中共十八大闡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答案】(1)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大會。大會指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大會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會強調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3)中共十八大精神歸結到- -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十八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考生任選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過2題,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題計分。
31. 【題干】十八世紀西方殖民主義擴張對中國的威脅。
【答案】
(1)商品生產的無限增長需要開辟新的原料市場和產品市場,尋求新的殖民地。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工業革命之后,殖民主義者加緊對一些國家和地區進行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淪為列強所壟斷的商品傾銷市場、廉價勞動力與廉價原料的供應地和自由投資市場。
(2)開辟新的市場和轉移國內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強發動新的侵略戰爭,他們把目標瞄向中國。1825年英國經歷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些人主張利用戰爭擺脫危機。1836 年,英國政府代表、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揚自要用武力打開中國國門。與此同時,法、美、俄等國也有侵略中國的欲望。
【考點】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鴉片戰爭前的世界
【知識點】鴉片戰爭前的世界
2. 【題干】中國共產黨第-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
【答案】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個決議》。
(1)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黨的綱領: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一-消滅階級、 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合共產國際等;
(2)規定了黨員的條件和黨的紀律等.
(3)決定要特別注意組織工人,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他們:
(4)選舉產生了由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的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
(5)正式宜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考點】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一-馬 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一-中 國共產黨的創立及歷史特點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歷史特點
33. 【愿千】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運動及其意義。
【答案】
(1) 1950 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區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2)從1950年冬到1953年春,除- -些少數民族地區(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將分別不同情況用更長的時間,采取慎重、和緩、適合各少數民族特點和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政策與步驟,等待條件成熟時再進行。1959 年平定西藏上層發動的武裝叛亂后,西藏地區完成了民主改革)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得到了7億畝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
(3)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的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剝削壓迫的中國農民得到了解放,擺脫了宗法的人身束縛。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
(4)與此同時,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覺悟有組織的骨卡力量,建立了新中國農村的基層政權。為整個中國社會走向進步與穩定奠定了深厚基礎。這是中國人民反封建斗爭的重大勝利。
【考點】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共同綱領》 的全面實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完成——祖國大陸的初步統一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鞏固
【知識點】祖國大陸的初步統-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鞏固
湖南自考助學報名預約


上一篇:2023年4月湖南自考中國古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真題及答案
下一篇:2023年4月湖南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真題及答案
加入湖南自考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入)
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